相關文章

深挖:再談關于物流標準化的幾個認識誤區

物流指聞   |   來源: 王繼祥   |   2023-02-22   |   0 0

信息單元、計量單元、訂貨單元、流通單元、數據單元、追蹤單元都是建立在貨物單元基礎之上。

來源/王繼祥(ID:qq1900915002)

作者/王繼祥


前段時間針對一些權威人士和物流專家在物流標準化領域方面的錯誤言論,老王專門寫了一篇:王繼祥:關于最近托盤標準化的幾個熱點問題辨析,對錯誤言論進行批駁。文章發表后取得巨大反響,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肯定與支持,老王在此表示感謝。

在前幾年推進物流標準化工作中,我對很多關于托盤標準化的認識誤區進行過辨析,寫過:【物流】王繼祥:推廣托盤標準發展單元化物流的主要問題辨析 等文章,也取得了巨大反響。

以上相關文章的內容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查閱,本文不在重復了。今天談幾個新問題。 

在物流標準化領域,根據我最近接到的反饋,很多人仍然存在很多認識誤區,有很多錯誤言論。例如:

1、中國標準化的改革方向應該走市場化,為什么不能包容不同的托盤尺寸規格標準共存,推動托盤標準的市場化競爭?

2、凡事能夠提升效率的標準,都是符合市場競爭原則,都可以通過市場競爭來解決問題,既然托盤標準化可以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就應該完全應該通過市場競爭去解決托盤標準化問題。

3、經濟全球化我們應該與國際接軌,不應該強調美國標準、歐洲標準、日本標準、中國標準,中國應該接軌ISO國際標準。

4、歐洲托盤標準和日本托盤標準都吸納了中國主推的托盤標準規格,為什么中國就不能把歐標托盤歸納納入中國托盤標準系列?

5、作為一個小小托盤的標準化有必要動用國家力量和資金進行推動嗎?這是不是政府干預市場行為?

6、如果只推廣一種托盤尺寸規格標準,為什么不把托盤尺寸規格標準從推薦性標準搞成強制性標準,這不就解決所有問題,不用政府花力氣和資金推動了嗎?等等

今天老王主要針對這些新提出來的問題展開辨析。所談為個人觀點,歡迎批判和討論! 


01

關于物流標準市場化問題

2015年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工作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通過改革把政府單一供給的現行標準體系,轉變為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和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共同構成的新型標準體系。很多專家據此認為:托盤尺寸標準也不能要求全國統一,應該可以多種標準并存甚至市場競爭。 

有這種錯誤認識的物流標準化專家比較多,其中一些專家還非常知名,類似觀點在物流界也大有市場,對此必須進行有理有據的深入辨析。 

1、對國家《深化標準工作改革方案》不能錯誤理解與片面認識。國家文件明確指出,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這四類標準需由政府主導制定,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主要是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托盤國家標準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不屬于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范疇。

此外,國家推動標準化市場化的改革,主要原則是要求標準應來源于市場,而不是專家閉門造車,拍腦袋隨便制定標準,造成制定的標準不符合市場需求。絕不是鼓勵在標準已經制定,推動標準化過程中不執行制定的標準,卻要放開市場競爭。

2、借標準市場化方向的改革,呼吁托盤尺寸標準也要市場化競爭的一些專家其實并不知道什么是標準:中國人的思維特性具有模糊性,并不強調概念界定,很多的標準專家天天在講標準、編制標準,如果你給他出道題:什么是標準?他可能會給你一個迷糊性的描述,十有八九的不會給你一個關于“標準”的準確定義,也就是說他可能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標準。 

根據國家標準GB/T 3935.1—83定義:“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為基礎,經過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定的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已經是協商一致制定了標準,為什么還要競爭?根據標準的定義,在適用的范圍內,它本身就不具備市場競爭的要素,而是共同遵守的準則與依據。切記:標準與標準的競爭是在標準應用范圍以外與其他同類標準的競爭,而不是在應用范圍以內搞不同標準的競爭。在標準適用范圍以內搞不同標準競爭,就是搞標準大雜燴,相當于沒有標準。 

標準是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為什么還要競爭?托盤標準是國家推薦性的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協商一致、國家發布、推薦全國相關企業與部門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怎么可能要搞多個標準的競爭? 

當然,老王這么講并不否定一些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的競爭。因為團體標準只在小團體內協商一致,不同的團體之間還可以進行同類標準的競爭。甚至國家標準,在不同的國家之間也可以開展競爭。 

3、標準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市場競爭的過程。在標準形成之前,需要協商討論,需要尊重市場競爭結果。一旦標準形成,就已經表明市場競爭已經結束,市場競爭結果已經確立,大家協商一致有了共同遵守的準則。 

中國托盤尺寸標準1200mmX1000mm就是在市場競爭中確定的,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市場化過程,是符合標準市場化改革方向的。

國家主推1200mmX1000mm(以下簡稱1210)規格,就是因為從市場存量上看它是主流的規格,從市場運行上看,它既適應產品主流模數,又適應國際統一標準的海運集裝箱,已經在市場競爭中勝出,是市場化結果。 


02

中外托盤尺寸規格標準體系問題 

關于歐洲托盤標準和日本托盤標準都吸納了中國主推的托盤標準規格,為什么中國就不能把歐標托盤主流歸納納入中國托盤標準系列?等問題,屬于中外托盤標準化問題。即:如何看待國際ISO托盤標準存在多種規格,如何看待歐洲、日本吸納1210標準問題。 

國際ISO關于托盤尺寸標準有多種規格,是標準化之痛,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托盤標準是基礎性標準,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已經形成了多個主流國家的托盤尺寸標準,每個標準都關聯著背后的產品包裝尺寸模數、物流周轉筐、集裝箱、車輛、倉儲等系列標準的相互協同問題,牽一發動全身,哪個國家主流的托盤尺寸改變都涉及到極大的利益調整,各國無法做出完全妥協,造成了國際托盤標準無法統一,成為全球物流標準化的痛點。

就像國際上火車車軌一樣,一帶一路中國火車到了俄羅斯需要換軌,大家都知道采用同樣標準鐵軌,不用換軌可以大大提升效率,但能夠把俄羅斯境內鐵軌全扒掉換成中國的標準鐵軌嗎?或者把中國鐵軌都扒掉換俄羅斯鐵軌?都不可能,所以我們就只能永遠的忍受換軌帶來的低效率了。 

國際ISO托盤標準采用多標準規格共存是歷史經驗教訓,是全球標準化的痛點,是影響全球物流效率提升的痛點。既然如此,難道中國國內還要堅持落后,故意制造物流系統銜接的物流效率痛點,完全對接ISO標準,搞多種規格托盤并存?讓我們永遠忍受物流系統帶托貨物交接必須倒托的低效率?當我們可以統一托盤規格時反而故意不統一,而是開放多規格標準競爭,這不是腦袋進水嗎? 

當然,中國主推1210托盤標準,是選擇了ISO托盤標準中最主流的標準,也是符合ISO標準規則的,與國際ISO標準并不矛盾。

關于歐洲在一帶一路上也采用了中國主推的1210標準托盤,為什么中國就不能接受1280(指1200X800規格)標準托盤問題。提這樣問題的專家根本不知道,并不是歐洲接受了中國托盤標準規格,而是因為歐標1280標準托盤有自身缺陷,雖然歐洲1280標準符合產品包裝模數,但不能與海運集裝箱匹配,在過去歐洲產品出口就一直采用1210標準規格,所以對歐洲而言,在一帶一路產品出口采用1210標準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是因為他們1280標準有固有缺陷而不得已的選擇。

1210標準也不是中國獨創的標準規格,中國托盤標準尺寸規格本來就是采用了國際上主流的規格。原來歐洲主流標準也很多,他們也不斷精簡標準而不是放開標準搞多標準競爭,歐洲也是經過了9年多的努力才把歐洲多標準規格托盤統一為1280規格的。 

至于日本把1210標準納入,也是因為日本1111(指1100X1100)標準規格,有致命缺陷,這個標準雖然最適合海運集裝箱國際標準,但是卻與國際上主流的產品包裝模數(600X400)無法兼容。 

世界上只有1210標準是既兼容主流包裝模數標準,又兼容海運集裝箱標準,還是世界上最主流的托盤尺寸規格。我們主推的托盤標準有這么多優勢,還是市場主流標準尺寸,即有望逐步統一國內標準尺寸規格,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又是世界上出口貨物最主流的托盤標準規格,在國際上各個國家紛紛引入這個標準推動經濟雙循環的時候,為什么我們反而要引入有致命缺陷的其他托盤標準規格搞多標準競爭?這些專家是不是也腦袋進水了?



03

國家推動托盤標準化試點示范問題 

在開始推動托盤標準化時,有高級別領導反對,直接問:統一托盤標準,帶托運輸貨物交接不用倒托盤,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這樣的好事企業不知道嗎?企業既然知道企業自己不會做嗎?企業會做要政府推動做什么?要知道國家已經確定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甚至有負責物流標準化的高級專家也說,凡事能夠提升效率的標準,都是符合市場競爭原則,都可以通過市場競爭來解決問題,因為那個企業都想提升效率獲取競爭優勢。既然托盤標準化可以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就應該完全讓市場競爭去解決標準化推廣問題,所以堅決反對國家出臺試點示范政策,動用國家財政資金去推動標準化。等等。 

上述高級領導和高級專家的問題對中國推動托盤標準化起到了很大的阻礙,對此必須深入辨析。 

老王對此最簡明的回答就是:企業當然知道統一托盤標準,實行帶托運輸可以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因為企業不是傻瓜。但是,雖然企業知道也想做卻做不到!就像我們能不知道一帶一路火車到了俄羅斯就必須換軌會大幅度降低效率嗎,都知道啊,難道我們都不想統一標準避免換軌嗎?都想啊,但是想就能做得到嗎? 

托盤標準涉及到上下游不同企業,涉及到車廂、貨架、集裝箱、物流箱、產品模數等系列標準的協同,一個企業即使知道了統一托盤標準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但作為一個市場競爭的主體,它沒有權利去要求其他企業必須用自己的標準,它再想靠市場競爭來統一托盤標準,它也做不到!市場在這里失靈了!因為任何市場主體都想讓別人用自己標準,而不是自己用別人標準,要想實現基礎標準統一,必須國家出面,動用政府力量,積極有為,逐步推進托盤的標準化。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步一步走,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試點示范,推動供應鏈鏈主企業率先采用國家統一的標準,需要修改與托盤標準相關的其他產品標準與托盤標準相協同,需要讓國家標準成為市場最主流的標準,這樣的話,就會激活市場機制,呈現出:如果我不采用國家標準,物流效率就低,物流成本就高,物流貨物交接就排不到優先位置,影響貨物交接。當市場機制激活后,才能夠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來繼續推進托盤標準化的。 

不僅僅是中國,世界上先進的市場經濟國家都是由國家主導來推進托盤標準化的。歐洲各國政府通過九年多推動了歐洲地區1280標準的統一,日本、韓國等不僅政府主導推進托盤標準化,還動用政府大量資金,在海外推動托盤標準化,向其他國家宣傳推動本國的托盤標準。如日本,十幾年來一直利用日本政府資金資助中國托盤專家到日本學習,希望通過學習和了解日本托盤標準來推動中國也采納日本托盤的標準。日本托盤相關協會、日本相關機構(如日本流通研究社)經常組織代表團來中國,宣傳日本托盤標準,游說中國采納日本托盤標準。 

所謂政府不能主導推進托盤標準化,應該靠市場力量推進等觀點是極為錯誤和有害的。 


04

托盤標準為什么不能作為強制性標準問題

也有很高級的領導問?既然托盤標準化這么重要,為什么不把托盤尺寸標準修改成為強制標準,如果成為強制標準,強行推進,不就一勞永逸,不用費大力氣花大價錢國家來推進了嗎?還有國家標準化權威專家也符合說,過去中國建筑中電梯尺寸標準也是不統一的,改成強制標準后就統一了。 

這也是很迷惑人的一個問題。 

當然,把托盤尺寸標準作為強制標準,用非標托盤就非法,既不能生產非標托盤,也不能使用非標托盤,誰使用和生產非標托盤就可以執法懲罰。這樣推廣托盤標準化,看起來太美好了。 

看起來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與電梯尺寸標準不同,電梯只是一個產品,強制統一標準很容易。如果托盤上放置的貨物也是一類產品,托盤標準強制統一也很容易。但是,物流作業對象千差萬別,不可能是一類貨物,也不可能是有限類的貨物,在物流作業中我們不知道會遇到什么樣的貨物。托盤是承載貨物的,也不是很大的物流單元可包含絕大多數貨物規格,統一的托盤尺寸規格不可能適應所有貨物,總有例外,這就決定了托盤標準永遠不可能統一規格來適用所有貨物。面對例外我們就不能把托盤作為強制標準了。 

但是,如果作為國家推薦性標準,把中國大多數的托盤標準統一起來,就可以極大提升物流效率,也功在千秋萬代了! 



05

在物流標準化推進工作中有哪些誤區? 

一是認為物流標準化就是制定物流標準:標準化不是制定標準,標準化重點在“化”上做文章,“化”字立人邊上一個匕首,代表著一種規范強制性的行為。中國物流標準化重在標準應用,不是編制很多物流標準就標準化了!

二是認為團體組織發布的標準就是團體標準。要知道團體標準不是團體發布就可以了,而是應該是團體應用的標準。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協會團體不斷地發布標準,但常常不知道到底哪些企業聲明會應用這些標準。這就是典型的團體標準沒團體!團體標準應該同時公開列明使用這個標準的所有企業,即:發布團體標準,也請把執行標準的團體成員列出來!

三是認為標準化工作只是推進國家標準應用:其實標準化的重點在企業,企業是物流標準化核心,是推動標準化的主導力量。在標準化工作中,要通過推動國家物流標準的統一規范,帶動企業內部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尤其是企業服務標準、作業流程標準、管理標準等等。企業標準是主體,一般至少占企業執行的標準的70%以上,為了便于企業標準推進,企業的標準和規章制度不應該僅僅編制存檔備查,而是應該推進標準全面應用,大力推進標準可視化工作,讓企業標準看得見摸得著,便于執行; 

四是認為企業的標準不高,總想通過物流標準化把企業標準上升到國家標準。其實,在安全性標準、服務型標準、作業型標準等方面應該是企業標準要求最高,行業次之,國家次之,國際標準更次之。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本來就是更大范圍內所有企業都應該達到的標準,是在更大范圍的企業經過博弈與妥協產生的結果。國家標準企業本來就應該達到,而企業標準應該高于國家的要求,國家也強調鼓勵企業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 

五是認為商貿物流標準化就是鼓勵租賃托盤。在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中,由于托盤是物流各系統交接最常用的貨物單元,因此通過租賃托盤,推動帶托盤運輸,實現供應鏈物流系統互聯互通,當來貨時直接通過叉車裝卸,直接進入自己物流存儲系統,不用從供應商的托盤在倒到自己的托盤上,這就要求企業間的托盤、叉車、搬運設備、貨架貨位、貨運車輛等物流裝備標準都與托盤尺寸協同,從而帶動物流標準化發展,國家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推動企業租賃托盤,而是通過租賃托盤與帶托運輸能夠推動上下游企業托盤標準的統一。

六是認為商貿物流標準化僅僅局限于托盤及單元化物流的標準化。其實確定了“物”的單元標準后,就應該全面推進“流”的標準了,包括物流作業的流程標準,貨物交接的流程標準,物流服務的流程標準。在“物”與“流”的標準基礎上,再推進“鏈”的標準,讓物流標準逐級推進,發展智慧物流與智慧供應鏈。

 推進“供應鏈”的標準,需要實現物流與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合一,因此需要在“物”的單元上通過賦碼,給物的單元確定身份證,按照“物”的單元實現物流信息化。再進一步推進電子貨單標準化,把電子貨單作為物流單元的數字通行證,打通物聯網各個系統,實現四流合一。

 信息單元、計量單元、訂貨單元、流通單元、數據單元、追蹤單元都是建立在貨物單元基礎之上。

來源/王繼祥(ID:qq1900915002)


作者/王繼祥

*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推薦閱讀

參與評論

最新評論

0

0

我們期待與您互動,不要吝嗇您的建議與意見。

黃剛老師深入交流請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務合作、爆料、投稿請加微信:logvip56
獵頭、跳槽、招聘服務請加微信:headscmhrv

漢森商學院學員申請咨詢請加微信:scmschool
線下活動、峰會合作請加微信:scmgroup
投稿郵箱:tougao@headscm.com

掃描二維碼
關注物流指聞微信公眾平臺
更多深度策劃、最新資訊、行業報告、現場視頻,歡迎在微信中搜索“物流指聞”,或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將行業收錄指尖。

漢森總部電話11:010-62656566(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 9:30-18:30)   地址: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南路13號中航國際廣場L1棟9層

漢森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0020813號-1
日本三级片大全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